有效管理一定是基于“人”的,管理不能脱离人性。
洞察人性,是合格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在制定管理规则和制度时,企业最佳的做法就是要让制度有“弹性”,让管理者做员工的朋友。
以“心”相交,与员工做朋友
和员工交朋友,不仅让员工有自主感,还要有家的温暖感。以尊严和尊敬来对待员工,这不仅仅是出色管理者的领导风格,更是撬动员工能力的杠杆。
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风格和目标之一,企业与员工之间良性的互动会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与收益。真正懂得员工,才真正懂得做管理。哈罗德·孔茨与海因茨·韦里克把构成管理者的要素概括为四种综合才能:
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
对人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
鼓舞人们的能力;
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影响力,它是艺术性地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
成功的管理者依靠的是强调企业文化体系的战略性创造,在这样的体系下,员工才能真正发挥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会激发员工的力量,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将不仅仅是利益纽带,更应该是一种“朋友”关系。优秀的企业对待员工更像是对待朋友,让员工把工作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自然工作效率和工作激情就会提升。
2
以“心”包容,给予员工幸福感
企业视员工为朋友,不仅要给朋友温暖和关怀,更要给员工带来幸福感。幸福感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指标。
某招聘网站一项“幸福指数”调研结果显示,管理者对员工错误惩罚的严厉度,会影响员工的幸福感知,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当员工出现失误时,应当先了解原因,并和员工一起寻求弥补的解决办法,针对失误对员工进行辅导培训,比如制定相应规则,避免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既激励了员工的成长进步,也规避了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提升员工的幸福感,需要组织在两件事情上要花工夫。
组织支持资源
如果员工感受到组织愿意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那么员工就会为组织的利益付出更多的努力。企业管理实践已经表明,组织为员工提供的资源并不仅限于工作相关的资源,还包括为员工个人及家庭提供相关的资源。
让员工拥有主人翁的感受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在组织里能够真正是一个主人的时候,可以给员工带来快乐和幸福感,而幸福感和快乐又使得员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带给企业极大的创造力和活力,并让企业在同业中脱颖而出。
3
以“心”激励,满足员工成功心理
管理者不仅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还需要从员工积极的心理需要和个性优势出发,以“心”为本去激励他人。
管理者要改善自己的管理风格、管理方式,提高能让员工获得成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成功可以使人获得成就感。如果给员工创新的机会,他们就有追求成功的欲望。企业可以实行激励创新制度,对创新成功的员工,给予特权:有权尝试冒险,有权规划未来,有权获取利益等。这种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在获得有效报酬的同时,满足他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同时,这也是一种最经济的创新投资手段。
要让员工不断打胜仗,让胜利成为必然。这就要求管理者提前做好战略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除此之外,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走得更远。即使不是最聪明的人,也可以做最突出的成绩。管理者不要妄图一次培训或一次辅导就解决问题,改变一个人靠的不是讲道理,而是培养习惯。记住一句话,能打胜仗的团队总是打胜仗。
4
以“心”相待,让员工乐享工作
“工作的酬劳就是工作本身!”管理者必须为员工寻求工作的内在意义,并且让员工体会到价值。
商业模式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不是数据,也不是技术,其实是人。如何让人发挥最大价值,是所有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注个体价值的崛起。技术和知识使得个体拥有非常大的创造力,这样的创造力会帮助企业成长,如果你不能跟具有创造力的个体组合在一起,你就没有办法让这个企业具有创造力。
让员工有自己进行“工作设计”的自由,即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职能及工作关系进行调整和修改。还可以通过轮岗、调岗等方式让工作内容多元化,保证工作的新鲜感和挑战性,以及员工从中发现自己潜力的空间。这种自由就是信任,让员工与管理者想法一致,同心同德、同甘共苦,支撑事业的发展。
管理的本质是实现员工的自我领导。员工们如果能够被激励去寻找那些有助于提高他们职业生存能力的工具或任务,力争保住他们在企业中的位置,这时企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和进步。
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员工自主行动将会产生一种混乱状态,并且对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及努力去争取优秀的工作业绩产生障碍。然而,以控制为手段,则极易导致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从而磨灭人们的革新精神与创造力。因此,真正的控制,只能是来自于员工个人的,这种控制才能够达成管理的绩效。惠普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就曾说过,惠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重视人”的宗旨,就是从内心深处相信每个员工都想有所创造,只要给员工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相互信任,彼此欣赏,共同成长。让每一个人成为一辈子的朋友,希望由此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不用管理。
之于员工,不是过客,而是一辈子的朋友;
之于管理者,要心胸开阔,包容别人;
之于团队,要相互信任、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有效管理一定是基于“人”的,管理不能脱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