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着寒冬,企业纷纷表示此一轮的冲击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更大。国家紧缩银根,人工成本的增加,材料成本的逐年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能源紧张,尤其是电力的紧缺,民工荒愈演愈烈,企业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可以说举步维艰。各级政府部门主张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但几十年的传统制造业怎么可能说转就转,又向什么方向转型?这些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笔者通过对不同行业的调研,企业不防从以下几个方式寻得一席生存之地。
首先,进行人员优化,关闭或缩小部分不赚钱的部门,降低管理成本。许多企业,规模虽小,但组织架构庞大,间接人员与直接人员比例严重失调,南海某企业在去年年底,间接人员与直接人员比例达到1.2:1,管理人员和普工比例为2:1,结构臃肿,人工成本达到总产品成本的15%,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在今年年初开始进行人员优化,近来达到间接人员和直接人员比例为2.5:1,管理人员与普工比例升为5:1,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还有很多企业存在类似问题,不防从人员优化方面下手,降低管理成本。顺德乐从某企业,由于多事业部发展,撤销或关闭部分盈利能力差的部门,加大现金流量是企业健康的根本。
第二,进行系统优化,解决信息流的问题。现在还有很多企业还在用手工来解决信息流的问题,一方面信息滞后严重,出错率也大大增加,尤其是要配置很多人力来做此工作,在人工成本急剧上升的今天,一套现代化的ERP系统就可帮助企业解决此难题。在勒流某家企业,因是手工运算,物料部门配置了4人专门计算物料需求,材料回来后又安排了2个专职人员输入回货信息,生产线的进度更要3~4人专职跟进。效率低,出错率高、信息滞后严重,生产非常不紧凑。上了ERP后,这些困惑将迎刃而解,这些琐碎工作ERP将全部代替,管理即轻松又高效。顺德陈村某企业也正在积极引进和推进信息化工作,解决企业管理的“孤岛作业”,提高企业决策的速度和质量,学习富士康“红字接单、黑字出货”的本领(接单是亏损,评审后进行调整,出货时赚钱的本事)。
第三,进行供应链优化,压缩库存,解决现金流的问题。以前企业大部分都是以价格为唯一选择供应商的指标,品质、交期比较淡化,如此以来企业的质量成本和库库积压现象比较普遍。南海某企业在去年年底供应商有供应商170多家,经过半年的供应链优化,把供应商压缩到70家左右,其中有10家左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把品管由检验为主转向辅导为主,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交期也有原来平均20天压缩到10天左右,库存金额也压缩了50%,仓库面积也减少了40%,资金压力也得到了缓解。光靠银行贷款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加快资金流转也是企业解决资金难的一个不错的出路。
第四,推行精益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压缩生产周期,解决交货难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企业交不出货,只想着增加员工,提高工资来吸引员工;上新项目就想到增加厂房,设备坏了就增加新设备;如此一来企业负荷越来越重,竞争力也将逐步下降,交期长,客户流失率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关闭。就目前来讲,推行精益生产是企业自救的一方良药。南海某企业从一年前开始推行精益生产,交货周期从原来的21天压缩到14天;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80%,在相同生产面积的前提下,营业额提升了40%;在工厂没改变计件单价的前提下,员工工资提升了50%以上,在其他企业纷纷叫招工难的情况下,该企业还在控制生产人员。正因为该企业早一步推行改革,在其他企业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该企业还在以30%的增长速度在增长,不可谓是一种奇迹。顺德某企业推进精益生产两个月不到,内部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这一切都来自于精益生产带来的好处。
当然,笔者只是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建议,只要企业有改革雄心,企业还有很多金矿有待挖掘。即使没有好的转型项目,即使没有银行的支持,企业内部还是有很多机会,只要你有心,危机就会从危险转化为机会,祝愿各位企业家在新一轮危机的困惑面前,挺直腰杆、细化管理和变革,从企业自身内部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